您好!欢迎来到曲阜中源古建筑设计公司
曲阜中源古建筑设计公司
    栏目导航

    Column navigation

联系我们
    联系人:刘总
    手机:13053797214(微信同号)
    手机:13501301830(微信同号)
    固话:0537-4492560
    Q Q : 105081629
    邮箱:105081629@qq.com
    公司地址:山东济宁曲阜万佳广场12号楼409
当前位置:首页 > 行业资讯 >

行业资讯

十里长街的明珠——泉州谯楼
时间:2020-09-24 09:02:56 来源:原创

泉州北门谯楼,既是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标志之一,也是一座具有实用价值和观赏作用的古代公用建筑。唐时,该址早有一座“北楼”。贞元九年(793年),泉州刺史席相曾加扩建,并请当时著名文学家欧阳詹撰写一篇《北楼记》;南宋乾道五年(1169年),泉州状元王十朋又加重修,同时撰写一篇《重修北楼记》据此二文所述,泉州北楼有五个作用:


(1)政治上作为爱国忠君的教育手段。欧阳詹说:“夫完城壮邑,有邦之本也;恋阙爱君,为臣之节也。”王十朋说:“心焉拱北,守臣忧国。“我国传统习惯一向把“北阙”作为国家的象征,所以他俩或称赞修建泉州北楼为“善矣哉,公(席相)广斯楼也。”或曰“郡舍老而敝宜修者非一椽,然莫急于兹楼也。”


(2)北楼的性质,欧阳詹称为“郡北墉之候楼也。”王十朋称为“闽南有州,北墉有楼”即在军事上起“警寇盗不虞”的瞭望台作用。


(3)便于登高览胜。欧阳詹说:“倚层霄于轩槛,纳千里乎窗牖。”王十朋说:“登而四顾,山川城郭之富尽在目中,亦一州之壮观也。”均指出它的游览价值。


(4)作为名人的纪念建筑物。王十朋把泉州的北楼和武昌的南楼(黄鹤楼)并称为“天下名楼”。他:“温陵之有北楼,犹武昌之有南楼也。楼阁台榭之在天下,以南北名者多矣,而二楼之名独着,得非因人而重耶?南楼以庾公(庾信)重,北楼以欧阳四门重。然庾有污人之尘,君子耻道之,不若欧阳以一代文杰,联名韩(愈)李(观)诸公,真足以重兹楼也。”


(5)泉城地势北高南低,所处纬度属东北信风带,常年吹东北风(泉州人称为甲卯风),秋冬尤属。今中山路南北走向,成为一条对流风道,行人深感不便。谯楼可以阻止东北风势,有其科学实用价值,经千百年实践证明是起作用的。欧阳詹所谓“斯郡之南极,元后帝乡实在于北”,意思就是风源来自北面,可惜此理现在也有人不清楚了。


北楼久已倒塌,元朝泉州已成世界著名海上交通大港,在城市规制上需要一座代表性的建筑物。至元九年(1349年),泉州长官偰玉立就重新择址在州衙前建了这座高大恢宏的谯楼,命名为“威远楼”(有如广州现存的“镇海楼”),还请名士福州人吴鉴写了记文,从此威远楼就成为泉州海交极盛时期的城市标志之一了。清康熙十三年(1674年)因耿精忠之乱部分被毁,旋即重修。建国后此楼改称谯楼,列为文物保护单位,市政府拨款修葺一新,作为“泉州历史人物展览室”。


十里长街的明珠——泉州谯楼


这一座由唐朝的北楼,宋朝与黄鹤楼齐名的“天下名楼”,进而在元朝建为“威远楼”的千百年文物古迹,不料竟难逃“文革”劫难,1969年被人下令拆毁了。


按照天津大学建筑系与泉州市建委规划办合作编制的《泉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》方案,决定在泉州复原重建这一著名古建筑。以增强民族自尊心,使海外赤子回乡探亲,都能重睹昔时古城风貌。


1986年,泉州谯楼(威远楼)重建委员会成立,王今生先生任主任委员,由市政府和海外侨胞合资重建。


按照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意见,新建的威远楼在原址基础上北移100米,形成了南广场、北绿地的格局。


威远楼主体建筑占地732平方米,西面宽35.6米,南北进深16.4米,分上下二层,建筑总面积1100平方米,总高度17.45米。


在建筑方面,新楼台座高75厘米(±0.00)。底层是由二个方框形石墩台加中部半圆筒石拱组成的石结构城台,台高6.5米。四周设有回廊,由36支圆形石柱和汉式坡水屋面构成。二层中央大厅为七开间单檐歇山式木结构屋盖,檐标高11.0米,中脊标高16.4米,东西二侧(楼梯间)另加插一小檐,构成侧立面重檐形式。大厅脊端与檐角均作较大翘起,屋顶为双曲线四坡水汉式筒瓦屋面。整个立面景观古朴宏伟。色调方面,底层为白石墙面,配以仿黄杨木门窗;二层以绛红色木隔扇为背景,衬托白石栏杆。屋面为赭红色筒瓦,四周环以暗绿色垂珠掩木。屋面饰完全采用闽南传统做法。


在使用方面,底层原为土石垒成的实心台座现利用城台腹腔空间,设置两个展厅,面积各为100平方米;中间依旧制,是一个5米净宽的南北贯穿的拱形通道,与四周回廊相连,成为游人休息消凉的地方。二层中央展厅140平方米,左右厢房各20平方米,用作办公室及接待室。四面均有回廊,供游人登高了望泉州城风光。


在结构方面,基础采用1:3水泥砂浆砌筑条石的条形基础。为符合七度抗震要求,城台实施“厚墙、粗柱、石拱、石板”的结构方案——即在东西墩台内各设置6根60×60厘米断面的密缝垒砌石柱与四周厚度为60厘米或110厘米的双轨密缝石墙共同支撑住一个半圆筒大石拱和34个石拱梁、石楼板构成的二层楼面。在双轨石墙中缝,填充200号细石混凝土;在12厘米厚、36厘米宽的石板缝中,夹入Ø8筋并用200号细石混凝土灌灌密实,使整个城台连成一体,城台四周回廊的34支石柱,上下端中心处用Ø16不锈钢销连接以限制柱端的平面位移。二层楼宇采用古建筑木结构,在木柱根部,预埋不锈钢夹板加以锚固。


在施工方面,在砌筑5米净跨的石筒拱和34个石拱梁时,采用螺杆顶升、轮轨滑移的钢模支撑方案,大大节约了模板费用和支模时间。二层木构架,则采用地面分架组装,后用两台吊车抬吊就位的办法,节约吊装时间。


威远楼的重建,在外观上,恢复旧貌,在使用上,考虑到现代的需要,在施工上,傅统木作、石作工艺和现代施工手段相结合这对我们来说,是一次新的尝试。

相关资讯: